國家賠償「雙軌制」為何?

09 Jan, 2025

問題摘要:

本文首先解釋「國家賠償雙軌制」的概念,即人民可以透過兩種不同的制度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分別是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協議先行主義」和「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協議先行主義指在請求損害賠償前必須先與機關進行協商,而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則強調當國家介入並導致侵害時,人民應立即採取行動保護自己的權利。這兩者都是關於進入國家賠償程序的先決問題,但彼此之間實質上沒有太大關聯,互不影響。

 

律師回答:

國家賠償雙軌制是指人民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法律途徑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一是根據《國家賠償法》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屬於民事訴訟範疇,訴訟程序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二是根據《行政訴訟法》提起本案行政訴訟,並在同一程序中合併提起損害賠償之訴,該訴訟則由普通法院的行政訴訟庭審理,屬於行政訴訟範疇。這種雙軌制的設計為人民提供不同的訴訟途徑,以應對不同的法律事實及適用情境。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在程序與要件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訴訟標的、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適用的法律規範上。雖然本文不詳細展開,但這兩種制度為人民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有效維護其權利。

 

在國家賠償程序的啟動上,「協議先行主義」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則。依據國家賠償法,人民若有意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必須先與賠償義務機關進行協議。如果協議未能達成,人民才能提起訴訟。這一原則的目的在於鼓勵雙方透過協商解決爭議,減少訴訟負擔及司法資源的浪費。同時,它也為國家提供機會,檢視相關責任是否成立,並在協商過程中修復與人民之間的關係。

 

與協議先行主義相對,另一個法律概念是「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該原則強調,當國家干預人民權利並造成損害時,人民應在第一時間向國家提出救濟,排除干預行為,以避免損害進一步擴大。若人民未及時排除干預,而使損害持續發生,則可能喪失後續的請求權。例如,當行政機關作出拆除違章建築的處分後,如果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異議或撤銷請求,該處分即成為確定的行政行為,即使該處分存在違法性,當事人亦無法再以此為由提出國家賠償請求。這一原則的意圖是促使人民及時行使權利,避免因延遲行動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關於協議先行主義與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之間的關聯性,雖然二者在程序上都涉及是否進入國家賠償程序的前提,但其實體意涵及應用場景並不相同。協議先行主義主要針對賠償程序的啟動,意在促成訴訟前的協議解決;而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則聚焦於人民是否在第一時間針對國家不當行為採取救濟行動,以確保損害的控制與責任的明確性。因此,二者在適用上屬於不同的階段與層次,並無實質性的相互影響。

 

國家賠償雙軌制,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各要件和程序為何?

所謂「國家賠償雙軌制」,係指人民得藉由「兩種不同制度」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第一種制度是依據〈國家賠償法〉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由於應向普通法院起訴,故屬於民事訴訟案件;第二種制度是依據〈行政訴訟法〉提起本案行政訴訟,且於同一程序中合併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由於應向普通法院行政訴訟庭提起,故屬於行政訴訟案件。

至於各自的要件與程序,篇幅有限,不擬回應。

 

〈國家賠償的整個程序如何進行?

「協議先行主義」和「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為何?兩者有無關聯?

所謂協議先行主義,係指人民依照國家賠償法有意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時,依法應先與機關進行賠償協議,協議不成,始得提起訴訟。

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係指國家干預人民的權利,並因此造成侵害時,人民應先於第一時間向國家請求排除干預行為,以避免自身遭受損害。倘若人民不在第一時間排除高權侵害行為,而任由損害持續發生與擴大,則事後人民即不得提起國家賠償。例如,業務主管機關要求甲拆除A房屋(X拆屋處分),因其認定該房屋為違章建築,甲於30天內未表示不服,X處分即告確定。最後,甲之A屋即遭到行政機關強制拆除,縱使X拆屋處分違法,甲由於未「在第一時間請求撤銷該X拆屋處分」,則事後便不得「再提出爭執並向機關請求損害賠償」。

至於,我國是否採取「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學界有主張一體適用,另有主張應區分案件類型而予以適用,因篇幅有限,茲不贅述。另提問「兩者之關聯性」,都屬於是否進入國家賠償法的程序先決問題,但實體關聯性不高、互不影響。

 

總而言之,國家賠償雙軌制為人民提供不同的訴訟途徑,協議先行主義則作為訴訟程序啟動的前提,鼓勵雙方在訴訟前進行協商解決。而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則著眼於人民行使救濟權利的及時性,對賠償請求的成立與否具有決定性影響。兩者雖然同屬國家賠償程序中的重要原則,但彼此適用的範疇與具體內容並不重疊,也不會互相干涉。這些制度設計的共同目標在於平衡國家責任與人民權利,並確保國家賠償制度的公平性與有效性。

 

-事故-國賠-國家賠償責任-國賠程序-

 

(相關法條=國家賠償法第2條=國家賠償法第3條=國家賠償法第5條=國家賠償法第10條=國家賠償法第11條)

瀏覽次數:127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