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被害人身心受創賠償金額究竟應如何決定?

13 Jan, 2025

問題摘要:

請求肇事者賠償精神損害,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傷害對你們家庭造成實際的精神痛苦。生活損失:你提到你已經有五個月沒工作,這種情況也可以要求肇事者賠償因事故導致的生活損失。包括你丈夫因傷無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照顧成本:你還需照顧植物人母親,因事故導致的家庭照顧成本也可以作為賠償請求的一部分。可以提供相關的證據和計算來說明這個部分的費用。

 

律師回答:

被害人因事故導致身體健康受到重創,全家的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這不僅是財產上的損失,更包含深刻的精神損害。然而,由於肇事者責任險保障範圍的限制,精神慰撫金與日常生活的額外負擔如何獲得補償仍是一大挑戰。現行制度下,法院對慰撫金金額的裁量缺乏明確的標準,可能導致被害人未能獲得充分的賠償。同時,加害人若缺乏足夠的經濟能力,也可能面臨賠償難以執行的困境。

 

為避免類似情況的再度發生,應考慮引入更明確的慰撫金計算標準,確保被害人權益得以有效保障,同時兼顧加害人經濟能力的可行性。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法律適用的公平性,也能減少雙方因裁量空間過大而引發的爭議,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與司法公正。

 

依據《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任何因故意或過失而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無論侵害的是財產權還是人格權,法律均賦予被害人追償權。例如,若因侵權行為導致他人財產受損,侵權人需依法負擔損害賠償責任;若造成他人身體或健康損害,則屬於人格法益的侵害,適用《民法》第195條的規定。

 

第195條的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等,若情節重大,即便被害人並未受到財產上的損害,也可要求相當金額的賠償,這即為精神慰撫金。然而,現行法律並未對慰撫金的金額設定明確的標準,實務中由法院雙方的身分、資力、加害行為的惡性及其他情況自由裁量。這種自由裁量的做法雖有一定的彈性,但也容易造成金額標準的不一致,導致被害人難以預測其權利是否能得到充分保護。

 

在遭受損害的一方,可以依《民法》第213條的規定,請求加害人負擔回復原狀的責任。所謂回復原狀,是指將受害方的狀態恢復到侵害行為發生前的樣子。如果回復原狀顯有困難或不可能,被害人可轉而要求金錢賠償。此外,對於精神損害的賠償,被害人可依自身實際情況提出合理要求,法官會雙方的經濟能力、社會地位以及案件具體情節進行裁判。

 

慰撫金的設定等級

是為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和痛苦進行補償,其金額依據傷害程度及具體情況分為普通傷害和重傷害兩大類。對於普通傷害,目前常見的最高賠償金額為五十萬元,這是對因侵權行為導致一般傷害的受害人所能請求的最大賠償金額,用以彌補其因傷害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和不便。

 

在重傷害的慰撫金設置中,傷害程度的不同進一步劃分為三個等級,並以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附表所列失能等級作為判斷依據。首先是輕度重傷害,指受害人的傷害符合失能等級第九級至第十五級的規定,這類情況下的慰撫金最高可核給八十萬元。此類傷害通常對受害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但尚未達到中度或重度的程度,故其賠償金額相對較低。

 

其次是中度重傷害,該等級的傷害符合失能等級第五級至第八級的標準,這類情況下的慰撫金範圍則提高至八十萬元至一百萬元。中度重傷害通常意味著受害人喪失部分重要功能或能力,對其生活品質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需要更高的金額來提供補償和支持。

 

最後是重度重傷害,其定義為符合失能等級第一級至第四級的傷害,這類情況下的慰撫金核給範圍為一百萬元至二百萬元。重度重傷害意味著受害人喪失基本生活能力或遭受極端的生理損害,對其生活的全面性和長期性造成重大影響,因此補償金額最高。而對於處於植物人狀態的受害人,由於其傷害極端嚴重,伴隨長期醫療需求和巨大的家庭經濟壓力,法律特別規定慰撫金可核給二百萬元至三百萬元的範圍,這是為體現對其特殊處境的高度關注和充分支持。

 

慰撫金的核定原則並非單純考量傷害程度,而是綜合考量多項因素,包括受害人的實際情況、肇事者的行為惡性以及雙方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此外,法院在判定慰撫金金額時,還會結合案件具體情節,如受害人受傷後的生活變化、家屬的精神壓力及其他相關情況,確保賠償金額既合理又公平。

 

慰撫金制度在設計上體現對生命與健康權益的尊重,也考量不同類型傷害對受害人的實際影響。對於普通傷害,最高五十萬元的設定提供基本的精神損害補償。而在重傷害部分,通過三個等級細緻劃分賠償範圍,使得補償金額更能匹配受害人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在重大傷害甚至植物人的情況下,最高三百萬元的上限更是旨在提供充分的經濟支持,幫助受害人及其家屬應對未來的生活挑戰。

 

這一制度的設定不僅為受害人提供法律救濟的途徑,也對社會傳遞一種價值觀,即任何行為若導致他人精神損害,都應受到合理的補償。同時,它也在賠償金額的設置上兼顧公平與現實的平衡,既避免過低的金額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也避免過高的金額對加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壓力。通過清晰的等級分類和範圍設置,慰撫金制度實現對不同受害者的差異化保護,充分體現法律的人性化與公平性。

 

-事故-損害賠償-所受損害-精神上損害-慰撫金-

 

(相關法條=民法第184條=民法第195條=民法第216條=民法第218-1條)

瀏覽次數: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