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求償共哪些項目?賠多少?如何申請車禍賠償?
問題摘要:
請求車禍賠償時,受害人應先整理醫療費、財產損失、收入損失、生活額外支出及精神慰撫金等各項資料,並依事故發生順序及責任歸屬計算總損害額,然後依民法與保險法規向肇事者或保險公司提出請求。證據部分需包含醫療診斷、收據、收入證明、殘障等級證明、交通事故認定書、現場照片及修車報價單等,以利法院或保險公司認定。民事訴訟中,法院通常會先進行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即可和解結案;調解不成,法院依證據進行審理判決。金額方面,因車禍造成的賠償差異極大,視事故嚴重程度、傷害程度及責任比例而定,從數千元至數百萬元不等,嚴重事故甚至達千萬元以上。受害人應在訴訟或和解過程中注意保險給付扣除,避免重複請求。總結而言,車禍求償須考量刑事責任、民事損害賠償範圍及保險給付影響,賠償項目涵蓋醫療費、生活額外支出、工作損失、減少勞動能力、看護費、精神慰撫金、殯葬費、扶養費及財產損害,申請程序可透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單純民事訴訟,並需依保險法扣除強制險及任意險給付,對於多車事故及部分責任情形,應依責任比例與保險金額先後求償,以確保權益完整,整個程序需詳細整理損害項目與證據,必要時委任律師協助,才能有效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車禍求償涉及的範圍與程序極為廣泛,主要可分為刑事責任與民事損害賠償兩大面向,並且在實務操作中,需特別注意汽車保險制度的影響,如是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以及任意汽車保險的扣除、特約與代位行使權利。
首先,在刑事責任部分,車禍若造成他人傷亡,肇事者可能涉及過失傷害罪或過失致死罪。過失概念在法律上指的是「應注意而未注意,導致損害發生」,因此,若駕駛人未盡合理注意義務而造成交通事故,即可能構成刑事責任。過失傷害罪為告訴乃論案件,受害人須提出告訴,檢察官方會進行偵查;而過失致死罪則為非告訴乃論案件,檢察官即使受害人或其家屬已和解,仍有義務偵查起訴。刑事案件啟動後,受害人可同時提出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肇事者賠償相關損害,此即俗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其目的在於利用刑法程序迫使加害人履行民事賠償義務。民事部分,車禍受害人若不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也可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程序上需整理事故經過、損害項目、證據資料,並向法院提出起訴狀。法院在審理前通常會先進行調解,調解失敗才進入正式開庭審理。
民事訴訟中,證據與書狀的完整性直接影響判決金額,因此建議受害人聘請專業律師協助書狀撰寫與證據整理,以確保權益最大化。車禍民事求償項目主要包括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兩大類。人身傷害項目包括醫療費用、增加生活額外支出、無法工作之損失、減少勞動能力、看護費、精神慰撫金、殯葬費及扶養費。醫療費用涵蓋住院費、手術費、藥費、復健費、檢查費用及相關器材費等,受害人需提供醫療收據與診斷證明作為請求依據,依民法第193條,肇事者應負賠償責任。增加生活額外支出指事故後為維持日常生活所增加的費用,如請看護費、交通費、義肢或輔助器材使用費。即便親屬自行照顧,被害人仍可請求相當於看護費的賠償,依據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543號判例,即使無實際支付金錢,仍可評價其勞力價值。無法工作之損失部分,若受害人因車禍暫時失能,可請求損失薪資作為賠償;若永久失能或殘障,需依殘障等級及減少勞動能力比例計算賠償額。精神慰撫金為非財產損害補償,依民法第195條規定,受害者或其家屬因事故造成精神痛苦,可請求合理金額之賠償。法院會斟酌雙方身分、地位、資力、加害程度及其他情況決定賠償額,並參考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513號判例。死亡事故時,殯葬費與扶養費亦屬可請求範圍,支出者可要求加害人賠償,並依民法第192條規定,若被害人對第三人有扶養義務,加害人亦應負責。財產損害部分以車輛損害為例,或民法第196請求車價損失,或依民法第213條規定,肇事者應回復原狀,或賠償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包括維修費用。全新零件更換需扣除折舊後計算實際損害,避免過度求償。若車輛因事故報廢,則以市場價格或重購成本作為賠償依據。
此外,事故可能涉及個人財物損失、衣物破損、手機或其他攜帶物品損害,也屬財產損害請求範圍。保險制度對車禍賠償影響重大,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保險人對被保險汽車交通事故給付責任的限制及代位行使權,當然商業保險也有仿照規定之特定條款。
如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8條,若事故由故意行為或犯罪行為所致,保險人不負給付責任;若其他請求權人有故意或犯罪行為,保險人將扣除其應得部分後給付餘額。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9條規定,在一定情況下,如駕駛酒駕、吸食毒品、故意行為、逃避拘捕或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規定,保險人仍須給付,但可在給付範圍內代位行使對被保險人的請求權。代位權自保險人給付日起兩年內未行使即消滅。第31條則規定,若被保險人已先行賠償,保險人僅於保險金額扣除已支付部分後給付餘額,但若請求權人與被保險人另有約定,不受此限。
在實務操作中,車禍若涉及多輛汽車,尤其肇事者過失不完全,或無法全額負責,保險與民事賠償需慎重考量求償問題。
-事故-事故賠償項目及項目-損害賠償項目
瀏覽次數: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