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未保持車距,交通違規責任為何?

05 May, 2025

問題摘要:

依法駕駛不僅能避免觸法受罰,更是每位駕駛人應負的社會責任。保持正確車距,是保障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生命財產的體現。我們每一次的駕駛行為,都是影響整體交通安全的一環,因此與其抱持僥倖心理,不如養成「保持距離、避免逼車」的良好駕駛習慣,才能讓每一段旅程更加平安順利。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行駛於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時,車輛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這不僅是確保自身與他人安全的重要駕駛原則,更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
 
所謂「安全距離」,是指車輛與前車之間應保持的最小距離,使得當前車突然煞車或出現狀況時,後車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與煞車空間,從而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在一般道路依,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明確規定,汽車在同一車道行駛時,除非有超車需求,否則後車必須與前車保持一段足以隨時煞停的距離,不得以緊迫車尾或其他方式逼迫前車讓道。這項規定的核心精神在於保障行車安全,避免因追撞事故而導致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
 
行駛在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上,駕駛人除了應遵守車速限制外,更應注意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以防止因突發情況而導致碰撞事故的發生。
 
依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6條規定規定不同的安全距離,判斷車距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可依「小車除以二、大車減二十」的公式進行估算,亦即小型車的安全距離為車速除以二(例如時速80公里應保持40公尺距離),而大型車則應為車速減20(同樣時速下應保持60公尺距離)。此外,在國道五號的雪山隧道中,有更嚴格的車距要求:小型車須保持50公尺,大型車則須保持100公尺;即便車速低於每小時20公里或因塞車停滯,亦應保持至少20公尺距離,避免因緊密行駛導致追撞事故。
 
在正常天候狀況下,小型車應保持距離為車速除以二(以公里數為基礎,單位為公尺),大型車則應保持距離為車速減二十,單位同樣為公尺。換言之,若一輛小型車以時速100公里行駛,應與前車至少保持50公尺距離;若為大型車,則應保持80公尺距離。這些規定不僅有助於駕駛人估算行車安全範圍,更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減少意外風險。針對上述車距標準,法規也提供一份實用的參考表格,例如:車速為60公里時,小型車應與前車保持30公尺距離,大型車則為40公尺;車速達100公里時,小型車應保持50公尺,大型車則為80公尺,藉此可更直觀理解不同車速下的安全距離要求。
 
不僅如此,規則亦指出,若遇上濃霧、濃煙、強風、大雨或夜間等能見度低或路況不佳的情況,則駕駛人必須酌情增加車距,以確保仍能即時煞停車輛避免事故。此項規定不僅是法定義務,更是對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基本安全保障。
 
進一步而言,當汽車行駛於長度四公里以上,或經主管機關公告的特定隧道時,也必須遵守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6條第4款所訂之車距規定。
 
這樣的設計,乃考量到隧道空間狹窄且通風有限,若車輛過度緊密行駛,一旦發生事故將極難疏散或逃生,極易釀成重大傷亡事件。回歸實務層面,雖然多數民眾對於車距保持的法律義務已有初步認識,但在實際駕駛中仍不乏因「貪快」而緊跟前車的情形,殊不知這種行為不僅違法,更可能構成「迫近」行為而衍生法律責任,特別是在高速路段上進行逼車或追車行為,除了可能觸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關於未保持安全距離之規定,也可能構成第43條所定的危險駕駛行為,將面臨更高額罰鍰甚至駕照吊銷處分。
 
實務上,警方常透過設置於高速公路上的攝影設備或雷射測速系統,偵測車輛間的實際距離與行駛速度,若發現未符合上述安全距離標準,即會依法舉發。對駕駛人而言,無論是從避免罰鍰、保護自己與家人,還是維護公共交通秩序的角度來看,保持適當的車距絕對是上路行駛的基本功與責任所在。在隧道中、壞天候或交通壅塞路段,更需隨時調整行車距離與速度,謹慎駕駛。
 
此外,也應記住車距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值,而是一種動態的風險管理手段。唯有根據實際路況、天氣與自身車輛反應能力靈活調整,才能真正實現行車安全、交通順暢的目的。
 
 
實務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第1項第2款已明確規範,高速公路與快速公路上未保持安全距離者,可處新台幣3,000元至6,000元罰鍰,切勿因一時疏忽或貪快而危及整體交通安全。至於一般道路,目前法律並未對未保持安全距離設定明確罰則,但從安全角度出發,駕駛人仍應養成良好習慣,在任何路段都與前車保持適當距離,以備不時之需。
 
在實際取締上,警方通常會透過觀察及錄影資料,判斷是否存在車距違規行為,尤其針對車流正常時「逼車」等惡意行為,警方將依法舉發,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3款處以6,000元至36,000元罰鍰。若因此行為造成事故,甚至會依第2項規定吊銷駕照。此種逼車行為包括驟然變換車道、靠近前車威嚇或以不當方式迫使前車讓道等,均屬嚴重違規。綜合而言,無論是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或一般市區道路,行車保持適當車距,都是維護自身及他人安全的基本責任。
 
在科技日益進步、執法設備精準度提升的今天,車距違規將越來越難以規避。駕駛人應記得「小車除二、大車減二十」的安全口訣,並隨時注意車速與天候狀況調整車距,尤其在雨天、夜間、濃霧等低能見度或路面濕滑條件下,更應適度拉大車距,確保煞車反應時間充裕。交通安全無小事,每位駕駛人若能從日常駕駛習慣中落實安全距離的觀念,不僅可避免高額罰鍰與駕照吊銷的法律責任,更是對生命與社會負責任的展現。

-事故-交通違規-行駛未保持車距

(相關法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6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

瀏覽次數: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