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May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被害人死亡得應向誰請求賠償哪些項目及範圍?
問題摘要: 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時,被害人家屬或相關權利人可以依法向加害人及其他連帶責任人請求的賠償範圍相當廣泛,涵蓋身故前後的財產與非財產損害。請求者應依據法律明確...
-
05
May發生死亡事故後,才發現台灣人的命很廉價!
問題摘要: 許多民眾在面對死亡車禍時常感無奈,認為在台灣法律制度下「人命不值錢」,司法與制度的溫度與人心的痛苦之間,存在巨大落差。也因此,立法與司法體系必須正視現...
-
05
May發生車禍或其他事故導致被害人死亡時,請求賠償的項目和金額為何?
問題摘要: 在面對事故賠償時,不應僅停留在情緒對立或主觀認知上,而應回歸法律與實務標準,針對不同損害類型逐一釐清並適當舉證。求償方應理性提出請求金額與明細,賠償方...
-
05
May精神上的創傷是什麼?財產與非財產上損害認定標準為何?
問題摘要: 精神創傷並非僅屬心理層面的抽象損害,其嚴重者將實質影響身體機能與生活能力,並進一步導致財產損失。實務中應充分認知精神為身體的一部分,當其受創時所生之醫...
-
05
May慰撫金不應該完全由法院自由心證
問題摘要: 重傷及失能固然無法用單一金額衡量其所有痛苦與損失,但在精神慰撫金制度下,法院應將其視為裁量慰撫金額度時的核心標準之一,並配合其他個案事實如醫療紀錄、生...
-
05
May慰撫金之衡量標準?
問題摘要: 精神慰撫金作為我國民法下非財產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一環,目的在於填補人格法益遭受侵害所生的心理創傷。其核給雖具主觀性,但法院仍應依據既有判例及實務標準,...
-
05
May慰撫金如何計算?規定成定額定型表格就解決問題嗎?
問題摘要: 法第194條與第195條共同建構起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的制度架構,既表現法律對生命與人格尊嚴的高度重視,也反映現代社會中,對於精神、情感、倫理關係保護的法...
-
05
May車禍或其他事故產生後精神慰撫金可以漫天要價嗎?
問題摘要: 車禍後主張精神慰撫金,絕非喊價比誰高,而是要透過一份邏輯完整、資料詳實的請求明細,搭配真實的生活痛苦與損害說明,讓調解委員、保險理賠人員甚至法官都能理...
-
05
May交通違規,卻虛報他人姓名,有何刑事責任?
問題摘要: 為逃避交通罰單而冒名頂替、虛報姓名者,等於用不實資訊干擾行政機關正確執法,嚴重時甚至會損害被冒名人之清譽與權益,這種看似小事實則涉刑之行為,法律已明文...
-
05
May違規停車如何處理?公務車輛違規一樣嗎?
問題摘要: 停車雖是日常行為,卻涉及公共安全與交通順暢,法律規定清楚列舉出各類不得停車的情形,目的在於維持用路人的通行權與城市秩序,駕駛人應謹慎遵守規定,避免因一...